提升资源拓展能力!广东省高校基金会交流会在暨大举办

万泰娱乐
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万泰娱乐 > 新闻资讯 >
提升资源拓展能力!广东省高校基金会交流会在暨大举办
发布日期:2025-07-05 10:52    点击次数:129

6月27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暨南大学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的广东省高校基金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暨南大学举行,围绕“共拓多元资源·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主题,交流探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基金会高质量发展路径。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提到,高校基金会作为连接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桥梁纽带,是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的重要平台,在搭建高校、企业、社会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经费筹措合作机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作用。推进广东高校基金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高校依赖政府投入、筹资能力薄弱、筹资结构单一,基金会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要推进基金会改革创新,积极拓展筹资新渠道,健全治理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能;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履行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把基金会工作摆在高校全局性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建强基金会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懂政策、熟业务、善沟通、强策划、会管理的基金会工作队伍,强化对基金会的激励引导,提升基金会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省民政厅厅长张晨表示,各高校基金会要积极拓展资源募集渠道,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运作模式,为全国树立标杆。同时提高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规范化建设能力,增强基金会运作透明度,着力提升公益慈善的公信力,不断提升水平。

暨大党委书记孙彧介绍,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充分发挥侨校特色优势,在探索学校与校董校友、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发展模式上大胆创新,为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校园建设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主题分享环节,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处副处长冯莉介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广东省基金会数量、财产规模、组织形式等基本情况。

华北电力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杨维东提出,在当前鼓励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作用、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投入和捐赠教育的政策背景下,高校基金会应鼓励“万物可捐”,善于回馈捐赠方。政府层面可优化阶梯式配比手段,提升激励效用;高校层面需提升基金会人才队伍能力,推动院系协同,开展分层筹资,从战略层面谋划基金会工作。

在同行交流环节,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振华提出,高校筹资工作应以学生培养为中心,重视潜在捐赠群体的培育;合理高效地使用资金,打造优质项目方案;转变观念,将捐赠行为视为合作邀请而非被动求助;打开边界,加强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黄瑞敏结合百年校庆筹资工作分享——“向谁筹”方面聚焦潜在大额捐赠人,通过开展走访,联动各地校友会拓展资源;“筹什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社会热点、企业痛点、捐赠人关注点等构建捐赠项目库;“怎么筹”重视校友情感链接,举办捐赠仪式提升荣誉感,开拓创新合作模式。她提出,未来应借助AI技术推进精准募捐,设立长效机制提升筹资效能。

暨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梁燕分享道,该基金会于2019年和2024年两次获评广东省5A级社会组织。基金会围绕依法办会、党建工作、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五个维度扎实推进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责致远”的理念,持续完善自身建设。基金会通过设立科学的项目体系,围绕“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南战略目标开展筹资工作,侨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文丨记者陈亮通讯员郑帆